发布时间:2010-08-21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51
个头不高,身板结实,年仅二十四五,一年四季,笑口常开,那个人就是陶禄——西勘院地调所矿调部众多新人中的一员。参加工作将近两年,陶禄不怕苦不怕累,时刻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一名新兵长成为独挡一面的地质技术员。
2008年7月,刚进单位的陶禄就被派往青海参加青海省格尔木市大格勒沟地区J46E023021等十幅1∶5万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及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项目工作。从此他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地质生活。
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工作区位于昆仑山脉,平均海拔高达4000米,季候恶劣,昼夜温差极大,可谓是早穿棉袄午穿纱;昆仑山地形很陡,山脊都是间棱状的,山上没有植被,只有刮风时落下的薄薄一层沙土,下过雨后非常湿滑。艰苦的自然条件是第一关,但他闯过了。
陶禄跟着师傅司国辉学习,司工知无不言,手把手的教他辨认各种地质现象、岩石种类和成分。陶禄也顾不得汗水直往下淌,跟在师傅身边仔细的边做记录边采样,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请教直到弄懂。在高原地区走平地还好,稍微有上坡的地方走起来就会特别的喘,而且随着样品采的越多,他们的负重也逐渐增加。到中午,每个人背上都已压上了十几斤重。毒辣的太阳晒得他们更加喘不过气。又累又饿的时候,他们就拿出身上的饼干和火腿肠充饥,随便吃两口,又接着赶活。往往到下午四五点钟,才能完成当天的任务,背上几十斤重的样品开始往回走。走上四公里左右,才能看到接他们的车。上车后往后备箱里一坐就睡着了,颠簸前行的车辆似乎成为了他们的摇篮。
在格尔木往后的几个月里,一天比一天苦,陶禄说,不过这也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过程,我们不断刷新高度,最终爬上了五千米的高峰,进入真正的无人区,一天内负重行走五十公里山路,等等,收获很多。
也是在这几个月,师傅司国辉耐心给他传授知识、帮助解难、带领作业,他很快就掌握了地球化学工作的方法,了解了各种奇特的地质现象,为以后成为合格的地质工作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在阿尕泽编录,他天天守着钻机。一次为了能及时看到岩心,在机台守到凌晨一点,回去的路上司机因为太困差点翻到路边的沟里。有付出就有收获,阿尕泽的岩心提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他出色的完成了编录的工作。
两年的时间里,陶禄已经从一个刚出校门的青涩学生,成长为已经能够独立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的地质队员。不过两年的时间对地质人来说才刚刚起步,面对未来,陶禄满怀激情的说:以后还有万千大山等着去攀爬,无穷的知识等着去学习,我要珍惜时间,努力进取,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