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2-14
新闻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管理员
浏览量:132
2月2日正是农历大年三十,就在千家万户欢庆团圆的时刻,在榆林市府谷县以北35公里本应寂静荒凉的黄土高坡上,19台钻机轰鸣不止,300多名地勘职工正冒着将近零下20度的严寒,坚持24小时作业。他们就是我院的一线员工。
这是我省重点工程华能段寨煤电一体化项目前期勘探工作中的硬骨头——尧峁井田煤矿勘查的现场。尧峁井田埋藏深,勘察难度大,150天的工期大部分处于冬季寒冷时期,不仅工期紧张,环境尤为恶劣。陕北冬季温度动辄零下一二十度,一般不适合地矿勘查项目的开展,通常到了12月份基本就会停工。该院攻坚克难,主动挖掘潜能,采取24小时不间断钻探、工人24小时轮流作业的方式,保证了工程的正常运行,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为陕北煤炭资源深度开发、西电东送和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值好春节班、站好节日岗。
陕西省地矿局副局长赵廷周,总工程师齐文也来到了工地。看到职工们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奋战,他们心里既感动又有一丝歉意:为了项目进度,职工们吃了苦,受了累。为建设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陕北‘西电东送’煤电基地,发扬了‘铁人精神’,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为地矿队伍拥有这样的职工感到骄傲!
8号钻机上,项目上最年轻的技术员张波刚当上爸爸。他今年28岁,3个多月前妻子刚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小伙子面带愧疚地说:这次春节不能回家了,虽然妻子表示理解,我心里还是很内疚。想起工作这三年来,和家人相聚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半年,真是对不起爸妈,对不起她们。张波在项目上负责钻探技术管理,每天一早起来统计前一天的工程进度,然后到各个钻机检查钻头,处理钻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忙起来没个时间点。
今年50岁的邢师傅在地矿勘查岗位上干了一辈子。家住榆林市区的他,虽然两三个小时的路程就可以回家吃年夜饭,他还是选择留守在工作岗位上。他说:只要钻机不停,人就不能离开。我也想回家过年,但是工作必须放在第一位。
远离亲人,远离繁华,艰苦忙碌着,是地矿人的工作常态。整个春节,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的这300名工人将在工地上度过,直到3月份工程的提前结束。他们对此乐观对待,大年夜我们也有聚餐,大家一起喝酒吃肉。还有地矿局党组领导亲自来工地看望我们,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过,我们地矿人在野外也能体会到家的温暖。张波说。(局网)